8月29日,株洲路灵活务工市场中的“劲舞团”。
不舍离别,再跳最后一支舞
在株洲路灵活务工市场,有一群特殊的舞蹈爱好者,他们在务工之余,相聚在零工市场,尽情挥洒舞蹈的魅力。他们的舞姿或许并不标准,但脸上洋溢的笑容却格外真挚,灵活务工市场为他们搭建了一个“舞台”, 给工友们平凡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。对于“劲舞团”的工友们来说,他们不仅在跳舞时锻炼了身体,还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,小小一方舞台,更像是他们年轻时梦想的缩影。
8月29日上午9时,记者来到株洲路灵活务工市场,在市场关闭前最后一天,还是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在此找寻工作机会。看到记者前来,门口的务工人员便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工人。在市场大棚下,务工人员三三两两凑在一起闲聊;几位爱好打牌的工人四处吆喝着寻找牌友;“牛肉汤3元1碗”招牌下,工友相聚进食。音乐声从靠近市场内部保洁区传来,原来这就是“劲舞团”的聚集地。此时,已有三位女士在人群中间挥动着手臂,无拘无束,自由洒脱地舞蹈。工友们纷纷拿着保洁工具在一旁围观,一支舞曲结束时,大家纷纷鼓掌,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享受舞蹈的魅力。
8月29日,“劲舞团”的工友们跳上最后一支舞。
“劲舞团”的工人们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,自信地迈出每一个脚步,然而,在欢乐的氛围里,记者感受到了一丝依依惜别的味道。随着灵活务工市场于2023年8月30日关闭,这个特殊的“舞团”也将面临着解散的命运。“(株洲路灵活务工市场)马上就要关门了,舍不得这个舞团,可能以后也没有机会跟大家一起跳舞了。”刚加入舞团不久的陈洪菊告诉记者,对于马上就要到来的离别,她也感到十分遗憾和不舍。
“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演员”
在“劲舞团”中,42岁的陈洪菊是一位“新人”,老家临沂沂水的她平时就很喜欢跳舞,更喜欢音乐。“以前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演员,家里人都很支持我,想让我成为一个大学生,但是很遗憾没有实现这个愿望,直到现在也还是有些遗憾。”陈洪菊介绍,常年的打工经历,让她明白知识的力量,也让她对知识有了更高的渴求。
虽然市场即将关闭,但陈洪菊(左二)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。
在她很小的时候,遇到一个令她印象很深刻的军训教官,他对陈洪菊和同学进行教导和培养,也很关心他们的生活,希望他们长大成人以后能成才,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,活出自己的价值。“教官经常说,希望我们做一个金子,因为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!”陈洪菊说,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,她仍然对这句话记忆犹新,从那之后,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,她都不会轻易低头,而是更加努力,对生活充满希望。
陈洪菊说,灵活务工市场承载了她这些年的记忆和感情,长期工、大大小小的零工散工她都干过,算下来已经有十多年了。“干这么多年活了,这个舞团让我体会到真正的快乐,让我找回了年轻时的自己。”陈洪菊直言,在跳舞的时候,音响里播放着音乐,在一块不大不小的空地起舞,台下围坐着一圈工友,这让她觉得放松和自如。说起自己求学时获得的荣誉,她满眼都是自豪和骄傲,那一刻她仿佛又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。
陈洪菊刚刚参加舞团,目前正在学习的过程中,每天在舞团跳舞,这弥补了她年轻时的遗憾。很快务工市场就要关闭了,舞团将面临解散,陈洪菊吐露自己的心声,她说:“特别不舍,这个地方对我感触太深了,这么多年也遇到很多人,好多伙伴,好多好老板,我已经对这个地方有感情了!”市场解散以后,大家就要各奔东西了,当谈起未来的打算时,陈洪菊笑着说:“该找工作找工作,该上班上班,生活还要继续。”
8月29日,工友们深情投入舞蹈。
“灵魂舞者”是怎样炼成的
采访中记者发现,其实舞团中大部分成员并没有舞蹈基础,但这并妨碍他们成为市场内的焦点。当天上午,身穿深色半袖的孙大哥加入了舞蹈的队伍,他皮肤黝黑,笑容憨厚,与务工人员的形象很契合,但人不可貌相,孙大哥每一个动作都卡在乐点上,恰到好处的转身更是吸引着大伙的目光,俨然成为了舞团的焦点。随着音乐的变换,表演的舞者逐渐增加到了六人。
老孙(左二)是“劲舞团”中的“灵魂舞者”。
在劲舞团中,人们叫他“老孙”,老孙来自枣庄滕州,今年56岁,由于在家无聊,他才有了跳舞这个爱好,“闲着也是闲着,不如大伙儿一起乐和乐和。”家里人也很支持他去跳舞,老孙坦言自己本身没有什么舞蹈功底,但自信的舞步、舒展的动作,让大家都以为他学习过专业舞蹈。对此,老孙含蓄地说,自己并没有学过跳舞,这些都是舞团里其他大哥大姐教的,他自己也对跳舞十分感兴趣。在“舞台”中央,老孙的每一个动作都很到位。在不少人看来,他不仅是场上的“C位”,更是场上最自信、最耀眼的“灵魂舞者”。
“都是一块儿玩玩,没怎么收徒弟,大家开心就行了。”老孙很喜欢跟“劲舞团”的兄弟姊妹们一起玩,大家玩玩、聊聊、聚聚,这让他感到无比的充实和开心。“市场关了以后,大伙儿上哪去,我就跟着随时走就行了,有活就干活,没活就跳舞。”老孙说,对于这个舞团,自己确实也是感到有遗憾,“怎么说也是一个大家庭,以前下雨天什么的还能避个雨,有时候还能遮个阳,挡个风,以后真不知道去哪了。”
8月29日,工友们深情投入舞蹈。
老当益壮舞动“精彩人生”
作为当天“劲舞团”中年龄最大的成员,59岁的孙顺党同样十分热爱舞蹈,他加入舞团仅有两年多的时间,却在一众成员中脱颖而出。“我也是看着他们跳,自己慢慢学会了,也没有什么技术,就是大家一起玩玩,图个开心嘛。”孙顺党笑着说道。
59岁的孙顺党是当天“劲舞团”中最年长的舞者。
孙顺党说,自己老家在枣庄,像他这样上了岁数的人,就应该多锻炼身体,活动筋骨,这样才不容易生病。他坦言,自己的身体很健康,从来不打针吃药,都是得益于这些年的锻炼。孙顺党说,家人也很支持他跳舞,自己也从不会因为跳舞而影响工作。“有活干的时候就干活,没活干的时候就跳舞,锻炼锻炼身体。”在年轻的时候,孙顺党的爱好是唱歌,他认为跳舞也是在以另一种方式享受音乐。
孙顺党透露,他家里有一个儿子,已经找到满意的工作,他现在也没什么压力了,只希望自己能够身体健康,等儿子结婚后,自己也可以安心地享受养老生活了。务工市场关门,舞团面临解散,孙顺党希望这里的朋友们以后能经常聚一聚,有时间多出来一起玩玩,这也算是他一点小小的心愿。
“开心是一天,不开心也是一天”
53岁的王英是“劲舞团”的“团长”,她和伙伴们建了专门的微信群。“这个舞团跳的是广场舞,已经成立七八年了,主要成员就是我和工友,有活的时候去干干活,没活的时候我们就在这里跳舞。”王英说,她老家在四川绵阳,后来远嫁到山东德州,之前乡政府组织广场舞团,她也有参加,学会了很多舞蹈动作。
虽然生活中有种种不如意,但王英通过舞蹈找到了生活中的快乐。
“心情不好的时候,就跳跳广场舞,跳完心情好了,身体也好了。没有活的时候,就跳跳广场舞,让自己的心情好一点,同时也锻炼锻炼身体。”王英说,市场要关门了,她也感到特别无奈,除了对舞团的不舍,最主要的担心还是如何找工作。
“以后集合见面的机会就很少了,要不是干活,有的时候想跳舞还得提前约。”王英说,她和“劲舞团”的工友们都是同行,在灵活务工市场待了这么多年,她们都是好姐妹,互相对脾气,所以才在一块玩。王英说道。“开心是一天,不开心也是一天。”王英直言,生活中有种种不如意,开心也是挣这么多钱,不开心也是挣这么多钱,还不如让自己开心一点,保持一个好心情,这样身体也会好,不给儿女增添负担。
“大家可能以后再也聚不起来了,有时候只能微信视频聊聊天,我很希望和这些伙伴儿们以后能多出来走走逛逛,干活儿的时候互相照应。”王英说,舞团即使解散了,她以后也会坚持跳广场舞,周末的时候会去公园玩玩,跳跳广场舞,这份爱好她会坚持下去。
8月29日,“劲舞团”的工友们跳最后一支舞。
务工人员何去何从?
“以后我们看看能不能接接网单,实在没有办法的话,就只能找一个固定的工作了。现在这个地方拆了,我们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找活儿干了。”王英说道,“以后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,租房子也那么贵,如果租房的话也剩不下多少钱,还要养家糊口过日子,生活也挺难的。”
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告诉记者,随着株洲路灵活务工市场的关闭,他们也在思考下一步去哪里,不过,采访中记者注意到,大部分人还没有明确的目标。其中有务工人员表示,自己在株洲路附近租的房子,因为已经熟悉了周边环境,短期内还会继续在灵活务工市场附近找活。还有务工人员表示,除了“转战”城阳、黄岛等地的劳务市场,他们还会考虑从事长期的工作。“我现在在上马一个工地干活了,工钱付得比较及时,以后可能就不去靠活了。”8月29日,曾长期在株洲路打零工的孙先生告诉记者。
记者了解到,作为青岛最大的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,株洲路零市场曾是真正的“马路市场”,每天成百上千人在株洲路周边的马路上靠活揽活。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,为青岛城市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,同时也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,然而,“马路市场”也造成了道路拥堵,更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,记者曾多次报道过发生在株洲路的交通事故。对此,不少务工人员也深有感触,“以后在马路上肯定不太安全,希望能有一个固定的地方。”
8月29日,“劲舞团”的工友们跳最后一支舞。
记者手记:
致敬每一个为生活努力的人
2021年3月,1.2万平方米的中韩街道株洲路灵活务工市场投入试运行,正式完成“退路进室”,这不仅为成千上万名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休息场所,还解决了道路安全隐患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一支由外来务工人员组成的“劲舞团”,成为了市场内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线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,株洲路灵活务工市场将结束自己的历史使命,“劲舞团”也将面临解散的命运。
采访时,青岛某高校的一位老师拿着摄像机来到株洲路灵活务工市场,记录下市场关闭前这里发生的一切,这位高校老师说,他想通过自己的镜头,拍摄一部纪录片,记录下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,尤其是“劲舞团”成员尽情跳舞的镜头,他会放在纪录片的结尾,向所有的务工人员致敬。
在与这些务工人员交流过程中,记者发现,面对生活种种的不如意,他们保持着豁达的心态,坚强地面对生活,通过自己的双手,努力奋斗改变生活。而舞蹈正是他们热爱生活的“载体”,只有在舞蹈时,他们会忘却生活中的烦恼,虽然舞姿不甚专业,但倾注的感情丝毫不少。他们热爱舞蹈,热爱生活,一段段接地气的舞蹈,令在场的所有人动容。
同所有人一样,外来务工人员渴望被关注、被关心,面对记者,他们会倾诉生活、家庭中遭遇的问题,他们会主动留下记者的联系方式,希望能在以后与记者交流和沟通。采访中记者能感受到他们对生活乐观的态度,虽然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,但他们用心做好一件件小事,用汗水和心血展现了劳动者的风采。他们身影既平凡又伟大,正是千千万万奋斗者的缩影。致敬每一个为生活努力奔跑的人。